四川德阳的向消费罗女士在火锅店就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在提出想使用传统菜单点餐时被店员拒绝。强制罗女士认为该店获取的扫码说诸如手机号、生日、向消费姓名、强制通讯录等信息与餐饮消费无关,扫码说侵犯其个人隐私。向消费近日,强制四川德阳旌阳区法院审理了该起案件,扫码说法院审理后判决餐厅停止侵权,向消费并承担诉讼费用200元。强制(据5月10日“四川观察”报道)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扫码说普及,扫码消费成为很多消费场景的向消费标配,举起手机“扫一扫”的强制消费模式无疑给人们带来便利,但这并不代表经营者可以强求消费者扫码消费,扫码说否则不仅侵犯其自主选择权,更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
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消费需求,自主选择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商品或服务的权利。选择支付方式、消费方式,显然属于自主选择权的重要内容。对此,经营者理应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选择权,且需要说明的是,经营者无权挑选消费者,也无权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支付。
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扫码消费前需要先关注商家提供的公众号,“同意”该公众号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后,再通过公众号点餐、支付。消费者在扫码消费的同时,商家公众号也完成了一系列“吸粉”操作,并可能收集、利用消费者的微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擅自推送广告。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有着巨大价值。商家扫码点餐的重点似乎并不在于“点餐”,无非是想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进行更多的营销。然而,由于一些商家并不具备维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能力,常常使这些信息暴露在风险中。
扫码消费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早在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就“扫码点餐”的问题明确表示,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也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消费者敢于向强制扫码消费说“不”且敢于起诉的勇气值得肯定,司法机关判决经营者败诉的做法,明确否定了经营者的霸道做法。虽然这只是个别裁例,但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典型意义。如果商家依然顶风作案,消费者自然可以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和权益。
当然,诉讼只是解决纠纷、遏制乱象的一种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打官司费时费力,以致于对类似“小纠纷”常常忍让了事,令一些商家更得寸进尺。
从长远来看,需要相关部门制订规则,对扫码消费的标准和规程、个人信息收集范围予以明确,并杜绝强制扫码、禁止擅自搜集信息等行为。需要明确的是,扫码点餐并不是唯一选项,应当由消费者决定,而不是由商家“一刀切”。(史洪举)
责任编辑:赵英男8月8日,在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中国司机健康操·健康先行站京东物流广西站在京东物流南宁亚洲一号仓正式揭牌。该活动由玉柴携手京东物流广西分公司联合发起,旨在通过科学锻炼方式提升物流司机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加强商标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规范商标代理行为,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今年7月底到8月初,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开展2022年度商标代理机构“双随机、一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7月1日实施,针对仍有商家经营过程中存在不明码标价、货签不对位等问题,日前,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便利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左家庄东路一便利 ...
2025.8.13-8.152025 年 8 月 13 日至 15 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备受瞩目的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在此盛大举行。捷舟建机携旗下众多精品设备闪亮登场,以专业的姿态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和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局着力下好“四步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 近日,随着当事人杭州一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消费者递去10万元现金,一件历时7个月的装修材料纠纷事件,终于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市场监管所的调解室内圆满落幕。记 ...